当前位置:首页 > IT大事件 > 正文

无人机成电诈“帮凶”,现金诈骗盯上你的钱包!

无人机成电诈“帮凶”,现金诈骗盯上你的钱包! 无人机诈骗 线下取现骗局 反诈新挑战 云手机诈骗 家庭防骗暗号 空地一体反制 八个一律原则 黑飞无人机治理 第1张

   当无人机掠过城市上空,它可能不再是摄影爱好者的玩具,而是诈骗集团窃取钱财的“帮凶”。2025年4月,沈阳一名女子在“刷单返利”诱惑下,从银行取出79万元现金准备交给诈骗分子。警方拦截时发现,犯罪分子正通过无人机盘旋在三公里外的高空,实时监控交易现场。一旦发现异常,地面同伙立即驾车逃离。这场猫鼠游戏中,无人机成了骗子的“天眼”。

   仅仅三个月后,苏州的罗女士遭遇类似圈套。她将4万元现金装进无人机悬挂的布袋后,诈骗分子通过机载摄像头确认收取。若非民警及时干预,这笔钱已落入骗子手中。连办案警察都直言:“第一次见到无人机直接参与收款。”这种新型作案手段打破了传统电诈模式,将空中技术与线下取现结合,短短三天内就能转移20余万元资金。

   无人机为何成为犯罪新宠?隐蔽性强是首要因素。在沈阳案件中,犯罪分子崔某某供述:使用无人机观察周边情况,车辆停在三公里外等候。发现情况不对,立即撤退。其次,空中视角提供了地面难以企及的监控范围。更关键的是,无人机规避了人脸识别系统,操作者无需露面即可完成犯罪链的最后一环。

   诈骗剧本也在同步升级。北京近期曝光的“云手机”骗局中,赵女士在网恋对象诱导下登录对方提供的云端手机账号,其中预装了虚假投资软件。诈骗分子先转账25万元获取信任,再骗走她20万元积蓄。由于所有操作都在云端完成,当赵女士醒悟时,对方一键注销账号,证据消失无踪。这种手段尤其针对中老年人,利用他们对新技术的不熟悉设下陷阱。

   面对挑战,警方以技术反制技术。上海杨浦分局近期通过“空地一体”作战,在无人机大队高空侦查配合地面警力围堵下,成功拦截一位携带16万元现金的受骗阿姨,并当场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。反制设备也在升级,最新发布的《低空安防融合感知蓝皮书》整合了5G-A通感一体、无线电侦测、电磁压制等多项技术,在机场、边境等关键区域布设“低空天网”。

   公众防御体系同样需要进化。反诈专家提出三项实用对策:一是牢记“八个一律”原则——陌生链接一律不点、屏幕共享一律拒绝、投资群聊一律退出;二是建立家庭防骗暗语,例如遇“孩子出事”等紧急情况,需先核对预设密码;三是善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预警功能,该程序去年成功拦截诈骗电话2.3亿次。

   黄昏的街道上,一架警用无人机在百米高空锁定可疑目标。地面指挥车内,民警轻点屏幕启动电磁干扰,嗡嗡作响的黑色无人机突然摇晃着降落在草地上。这场科技与犯罪的博弈仍在继续,但核心始终未变:当诱惑从天而降时,捂紧钱包才是最后的防火墙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