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银3.75亿接盘富士康美国电车工厂,“星际之门”按下加速键
- IT大事件
- 2025-08-11
- 1189
俄亥俄州洛兹敦市的巨大工厂沉寂三年后,终于迎来转机。8月8日,软银集团通过壳公司CrescentDuneLLC悄然完成对富士康当地电动汽车工厂的收购,交易额达3.75亿美元。这座占地620万平方英尺的巨型厂房,曾是通用汽车生产雪佛兰科鲁兹的基地,2022年被富士康以2.3亿美元接手却迅速闲置——合作方LordstownMotors破产、电动拖拉机项目产量不足千台,让这座可支持百万产能的工厂沦为‘钢铁废墟’。如今,它被赋予新使命:成为软银5000亿美元‘星际之门’AI计划的首个实体据点。
知情人士透露,交易背后是孙正义的破局策略。过去半年,‘星际之门’项目因融资受阻、选址分歧及中国DeepSeek等低价AI模型的竞争压力而几近停滞。富士康俄亥俄工厂的成熟电网和交通网络可节省2-3年基建时间,成为激活项目的关键跳板。更微妙的是,富士康不仅没有离场,反而以运营方身份深度参与,将利用其消费电子制造经验转向AI服务器生产。双方资本纽带早已紧密——鸿海投资过软银愿景基金,今年初更合资成立数据中心企业,各自注资7.35亿美元。
这座工厂就像美国制造业兴衰的缩影。1966年投产的通用生产线见证燃油车黄金时代,却在电动化转型中沦为‘铁锈带’符号。富士康2022年入驻时承诺创造数千岗位,却因战略摇摆无功而返。如今软银接手恰逢微妙时机:OpenAI正独立推进挪威和阿联酋的‘星际之门’数据中心,甲骨文同期宣布300亿美元加码AI云服务。收购消息公布次日,软银股价应声大涨10%,创历史新高,市场显然看好这步棋。
然而挑战犹存。软银CFO后藤芳光上周坦言项目进度‘慢于计划’,能源消耗与定价模型仍是痛点。这座工厂的改造能否真正启动‘星际之门’,既取决于富士康能否复刻iPhone量产神话于AI服务器,更要看软银能否在开源AI浪潮中找到差异化路径。当生锈的流水线开始吞吐英伟达芯片,这场豪赌才真正开始。
本文由YuFoRou于2025-08-11发表在吾爱品聚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heyang.jltcw.com/20257843.html
发表评论